参考文献
[1] 宋继军,菅雅弘,潘仰光.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现状及发展趋势[J]. 电力设备,2005,6(8):1-3.
[2] PODPORKIN G V, ENKIN E Y, KALAKUTSKY E S,et al.Overhead lines lighting protection by multi-chamber arresters and insulatorarresters[J].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Delivery,2011,26(1):214-221.
[3] 沈海滨,雷挺,贺子鸣,等.10 kV 线路用多腔室间隙防雷装置工频续流遮断能力选择建议[J] . 电网技术,2019,43(4):1480-1486.
[4] 李恒真,陈道品,王俊丰,等. 多重短间隙灭弧装置设计及其工频续流遮断能力测试[J] . 南方电网技术,2015,9(7):57-62.
[5]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. 交流 1 kV 以上架空输电和配电线路用带外串联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(EGLA):GB/T 32520—2016[S] . 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16:9.
[6]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. 中压配电线路用多腔室间隙防雷装置通用技术条件:T/CSEE 0082—2018[S] . 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2018:4.
[7] 陈慈萱,马志瀛. 高压电器[M] . 北京:水利电力出版社,1987.
[8] 关根志.高电压工程基础[M].北京:中国电力出版社,2005.
[9] 许根惠,姜恩永,盛京,等. 等离子体技术和应用[M]. 北京:化学工业出版社,2006.
[10]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.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设计规范:GB/T 50064—2014[S]. 北京:中国计划出版社,2014:64.
[11] 张东,陶凤源,许衡,等. 配电网保护间隙保护距离的研究[J]. 电瓷避雷器,2012(5):79-83.
[12]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. 有间隙阀式避雷器人工污秽试验:GB/T 20639—2006[S]. 北京:中国标准出版社,2006:4-6.
[13] 王章启,何俊佳,邹积岩,等. 电力开关技术[M].武汉: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,2003.
[14] 林坚, 陈长杰, 孙锦, 等.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带电检测及其故障诊断与分析[J] . 电瓷避雷器,2015(1):144-147.
[15] 孔峰,郭君,王一飞,等. 近 56 年来中国雷暴日数的时空分异特征[J] . 灾害学,2018,33(3):87-95.